缘起:前段时间我获得了sony最新专业投影仪XW5000众测的机会,除了和自己在用的LS10500做同屏对比外,还想再征集一台与XW5000实力旗鼓相当的投影机做ab测评,这就是今年爱普生发布的新机LS12000。因为发烧友普遍关心这两个机型,我想在客观评价的过程中,用科学严谨的数据和直观真实的屏摄对比来给出参考的信息。
我的本意是在上海征集对照的机器,因为方便交流,可没想到远在重庆的发烧大佬铀元素(hd199论坛ID)二话没说就把他全新尚未开封的ls12000快递到了我家。在感谢发烧友这份信任的同时,我下定决心要把接下来测评的工作认真做好。也正因大佬的成全,我的LS10500(2016年走下生产线)有了和他的兄弟LS12000,爱普生两代旗舰激光投影机,跨越7年时空,面对面相聚切磋的机会。
图文比较多,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把提纲列了一下,给大家节省时间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1、开箱及外观对比;
2、主要技术指标测试;
3、LS12000给我的试用感受;
4、LS12000和XW5000的综合对比与选择建议。
开箱:十月里某一天,京东快递把一个大箱子送到我面前。打开才发现,铀元素大佬真的把他的处女LS12000送给我开苞,感动+感动!
原厂的双层纸箱保护的很好!
一看质保卡,LS12000居然是全进口的产品,产地菲律宾。看来疫情很影响我们的产业啊,以前哥哥LS10500都是 made in China的。
开苞看真容,要知道今年初我升级奥图码886,网上做了无数功课,都已经全款定了12000,突遇上海疫情导致发货受阻,才退而求其次换成了老哥LS10500。这下终于如愿以偿看到12000本尊了。
后背2个hdmi视频输入口都支持48G带宽,HDMI2.1规格。常规操作的导航键也在背面,可以在没有遥控器的情况下正常操作机器。
LS12000继承了LS10500的电动移动镜头盖,关机后闭合起来可以美观和遮挡灰尘;带记忆功能的电动镜头组可以让我方便的走到幕布前调节聚焦,这对于我这个既近视又散光的人来说是非常便利的;同时全电动(位移,聚焦、变焦)记忆镜头位置可以让宽荧幕玩家快速切换16:9和2.35:1的画面,这个也是宽荧幕玩家必备功能。
兄弟俩同框可以看到LS12000体积大幅减少,重量也由LS10500的19.8kg降到了12.7kg。
闪亮的大眼睛比哥哥的大了一圈,镜头直径从80mm增加到90mm,通过7组16片镜片构成的高性能镜头和爱普生的光学技术,再现色差少、明亮锐利的图像。镜头升级的好处是画面整体像场更均匀,画面边缘的分辨率得到提升。
我比较关心的指标包括噪音值、流明输出(亮度)、对比度、分辨率、色域覆盖范围、校色后的色准。这些代表了投影仪画质的硬指标,其余丰富的设置和优化功能,我们可以在日常使用中不断体会和优化。这些硬指标,有点像我们选择汽车时,关心的发动机排量,功率,扭矩,油耗,轴距,制动性能;而内饰,车内的舒适系统控制,自动雨刷,座椅记忆,这些则是可以放在主要性能指标后面考量的细节。
先插播一下为什么要从准确测量的角度来开展投影校色工作:
校色的核心是准确测量,测量准确的 终点就是标准和精度。
刚开始玩投影校色的时候,我买了一个爱色丽的i1 display pro和hcfr软件,后来发现色彩极致3软件使用更方便,流程更科学,就又买了一个红蜘蛛X搭配色彩极致3使用。当我测量同一个色块比较两个不同的色度计测量结果时发现问题来了:读出的结果并不一致,有时候还差别不小!该采信谁的数据?其中一个准还是两者都不准?如果拿着不准的色度计去校色,岂不是管窥蠡测、持表度天,越折腾效果越差?特别是这几年激光投影的普及,尤其是纯色激光直出的投影,这种由于同色异谱问题导致色度计测量偏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我开始找资料补课。
对光色分析最准的设备莫过于光谱分析仪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从光色分析的方法开始说起。过去,人们发明了很多方法来度量色彩,以使得色彩的交流变得简单和准确。 这些方法尝试着将色彩数字化,就如同表述长度和重量一样。
光源色彩的描述和测量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色度测定方法。
三刺激值色度测定(爱色丽i1 display pro和红蜘蛛X这类色度仪)
色温
光谱辐射测定(光谱分析仪)
使用三片光谱敏感度吻合CIE三刺激值配色函数曲线的滤光片,用以测量光源色彩的仪器,称为三刺激测色仪,也叫三滤光片测色仪。除了色度测量外,这些仪器通常还包括四种光度测量中的一种,如亮度值,照度值,光强或者是光通量测量。
这些仪器的传感器为高质量的光电二极管,并覆有高敏感度的滤光片。传感器将入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直接产生标准的XYZ三刺激值。
然而,测色仪的传感器精度与CIE曲线的吻合度总是有限的,一些小的误差偏离肯定会存在于测量仪器的敏感度曲线上。在测量一些整个可见光谱段放射连续能量的光源时,这些小的误差可以被忽略掉。但是,如果光谱的谱线比较特殊或带宽非常窄,那么测量就可能出现较大误差。因此,三滤光片测色仪通常不适用于测量谱线特殊的光源,如高压放电灯(图左),或是谱线带宽非常狭窄的光源,如LED(图右)。
用一幅图解释三刺激值色度测定和光谱辐射测定的不同。
光谱分析仪是测量光源光谱能量分布的最理想仪器,不仅能测量辐射度值或光度值,还可以测量色度值。这种仪器测量光源的辐射光谱,并计算得到所需的参数,例如色度或亮度。无论是使用光栅分光,还是用棱镜分光,仪器测得的光源数据都是一致的。
CIE Vλ曲线和CIE配色函数曲线是以数据形式存储在仪器中,并用来处理从待测光源处测量到的光谱能量分布数据。因此,相比于三刺激测色计,由于传感器敏感度匹配不好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分光辐射亮度计都不存在。无论如何,足够的敏感度,高线性,低杂光影响,低偏振光干扰,5nm甚至更窄半波宽的应用,是得到高精度数据的基本要求。
无热能辐射体,例如高压放电灯(其光谱能量分布非连续),或者是能量分布带宽非常狭窄的一些光源,比如纯色激光直出的投影仪,都只能使用分光辐射亮度计测量才能测准。
当然,与三刺激测色计相比,光谱仪也有一些不足,如测量速度较慢,价格和携带性等问题。更重要的,它通常不能和我们常用的校色软件集成,直接使用在投影校色上工作效率非常低。有没有办法把两者的优点结合一下呢?色彩极致3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Chromapure3给了一个校准模块,通过光谱仪提供的准确色品坐标来校准爱色丽或者红蜘蛛x,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灰阶、gamma校准中继续快速工作,而在色彩校准流程中先用爱色丽或者红蜘蛛找到大致位置,然后再用光谱仪的数值来精确定位。
搞清楚原理后我不断尝试,先买了国产5nm精度的光谱仪,和专门用于定标的积分球和标准灯,取得了不错的校色结果,肉眼看就比以前准多了;之后又烧包买了一台德国产实验室精度级别,内置-10度ccd阵列传感器冷却的cas140ct 2.5nm带宽的光谱仪,于是我就从一个校色爱好者,慢慢的变成了测量仪器的收藏爱好者图片。
噪音测量
我当时升级886的两大原因是风扇噪音大和对比度低。886机内有5个风扇,加上色轮风扇和激光荧光轮风扇一共有7个之多,激光全功率工作的时候,声音确实有点大,这干扰了沉浸观影的效果。
LS12000在100%激光和75%激光功率下,我在1米处测到了LS10500的噪音值分别是36.4dba和32.5dba。我家的底噪是31.3dba左右。
应该说75%功率下,投影机的噪声就变得很低了,只要音响开着,你是完全不会注意到投影开机了。我找来了一份LS12000的技术资料,发现他的低噪音除了因为激光光源替代传统汞灯降低了功耗,还得益于两个光源部分的新技术:固定的激光荧光器和固定的蓝色激光扩散镜。在哥哥的体内,这两部份零件都是电机驱动荧光轮和扩散轮,这种旋转的装置会带来额外噪音。这个固定荧光器在蓝色激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黄色的光,然后送去光学滤镜分光得到红绿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升级!要知道过去的激光机,都是旋转荧光轮,目的是 避免激光长期照在一个地方导致过热损坏荧光粉涂层。这种荧光轮转换蓝色激光的技术是有专利的,大家一定想不到这个专利发明在我们中国,一个叫光峰科技的公司手里。现在爱普生开发出固定的荧光器取代旋转荧光轮,不但打破了垄断不用交专利费,而且还降低了机器的工作噪音。
流明输出(亮度)由于哥哥LS10500的关系,我对epson的系统已经烂熟于心了,我直接选择亮度最高的动态模式,用一个德国高森的5032usb照度计对着投影镜头测量读出431lux,在我家里150寸,1.0增益的白幕上换算出的流明值为2672lm。考虑到我没有完全用尽广角端,后来双机测试时投影往前移动,全开镜头广角后测得442lux,换算出的流明值为2740lm,LS12000的亮度是完全达标的。
我还测量了其他模式下的光照度,供参考。我选择了自然模式做白平衡和色彩的校准,因为出厂预设这个模式下最接近d65的色温。校准后亮度几乎没有损失,说明原厂已经做了比较好的设定。校准后的流明数换算结果是:2021lm
动态 | 鲜明 | 明亮影院 | 影院 | 自然 | 自然(校准后) |
431lux |
325lux | 340lux | 315lux | 330lux | 326lux |
对比度(全关全开)
对比度测量我用了日本topcon BM5A色彩亮度计,它可以应用最小0.1度的点测光模式,同时具有0.0001nit的精度保证,特别适合用于测量投影黑位和对比度的场合。
黑位 | 最大亮度 | 对比度 | |
自然模式(校色后)(动态对比度强) | 0.004735nit | 80.2nit | 16937:1 |
自然模式(校色后)(动态对比度中) | 0.0051nit | 80.2nit | 15725:1 |
动态模式(校色前)(动态对比度关) | 0.0214nit | 94.85nit | 4432:1 |
LS12000的原生对比度只有4432:1,比起哥哥14000:1的成绩应该说退步了不少。不过这也正确反映了透射液晶面板技术与反射液晶面板技术两者对比度控制上的差距,好在开启动态对比度功能以后,黑位得到改善,实际画面的观感也能体会到,两者之间的黑位差距减少了。关于原生对比度,我在补充一个对照,那就是大家使用较多的奥图码886,这款可能是目前单dlp阵营里画质最好的激光投影,它的原生对比度只有1000出头一点,LS12000的原生对比度会比它高出4倍的水平。
用一个同屏屏摄对比来说明LS10500(图左)和LS12000(图右)黑位的差异:当然这张图也显示出LS12000作为后来者,优化的hdr技术很棒,画面的暗部细节比LS10500更丰富,更清晰。当然,LS10500的gamma校准有问题,在拍摄这个对比的时候,我还没有掌握如何正确调节他的低亮度区域gamma的方法。感谢上海的过客大佬在后来的一个周末来我家,带了他20多万的德国jeti光谱仪和k10a色度仪帮我做双机对照校色,我才学到了如何正确调教我的LS10500 gamma值,画面的5%-20%亮度区间的gamma得到了正确设定。相信在今后的屏摄中,我的LS10500会有更好的暗光灰阶还原表现。特别说明的是,我的LS10500经过了换更大功率的激光管魔改的工作,亮度已经由原厂1500lm提升到2300lm,这才有了和弟弟同屏pk的底气,否则原来“萤火虫”般的亮度投在150寸1.0增益的白幕上,实在是捉襟见肘。
色域覆盖和色彩校准测试
我们正式进入LS12000的色域覆盖测量和校色环节,首先我用光谱仪测量了LS12000的白色光光谱组成。国产进口两个光谱仪我都测了一下,从两个蓝光分岔形态可以看出,2.5nm精度的德国光谱仪还是要厉害些。顺便说一下,这两个分岔说明蓝色激光阵列组的激光管一致性不太好,正常是没有分岔的。
杂散泄漏可能是因为黄色荧光粉配方,导致出光带宽太宽,超过了绿色光的带阻滤镜的过滤范围,哥哥LS10500没有这个问题。
在光谱仪的辅助增强修正下,我测量的LS12000色域覆盖是82.5% dci p3。这比哥哥LS10500 95.5%的成绩低了不少。不过哥哥是双路双波长激光设计,蓝光单独用465nm的bt2020标准的天蓝色激光管,而不是现在常见的450nm或者455nm的模块,465nm的模块成本要高一倍多。另外两路激光分开,蓝光和黄光的能量平衡可以做的更好,所以LS10500的色域覆盖好就能理解了。
LS12000的sdr模式下参数比较标准,属于开机即用型,我没有特意记录。下面是自然模式下D65色温hdr的白平衡和cms六色的校准情况。
最近这段时间我对白平衡和伽马的调节,特别是利用epson独有的自定义伽马曲线调节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其实上图的曲线还可以调节的更好的。
LS12000的红色很棒,绿色稍有短板,不过实际观看没什么明显的差距。
最后我要总结LS12000给我留下的综合印象了。
优点:
●D80色温的2700LM高亮度,并不妥协的色彩,适合大幕玩家和hdr影片对高亮度的需求。
●采用了激光光源,3lcd液晶面板和超黑高对比度的技术。
●4k 120FPS插帧技术提供了无拖影的流畅的运动画面回放。
●HDR10+ 真实还原完整景深和色彩。
●GAMMA自定义 和GAMMA场景自适应功能,使画面的高光及暗部细节层次更丰富。
●支持48G HDMI 2.1输入端口,以及超短延时模式,特别适合游戏发烧友。
●更好的带记忆的电动调节光学镜头,适合2.35:1的大幕玩家。
不足:
●OnOff顺序对比度和黑位没有自家上代旗舰机好,但也达到了不错的数值,好于常规dlp投影机约4倍的对比度性能,是8400,9400这类灯泡机的高性能升级版。
●色域覆盖能力比起LS10500低了一些,主要是绿色拖了后腿。
●校准后的亮度比最高亮度损失了约22%。
希望:
我期待爱普生在下一代家庭影院激光旗舰投影机的设计上,能够提供4k点对点像素的反射液晶面板,能够有95%以上的DCI p3广色域覆盖,3000lm以上校准后的亮度。哈哈哈,我是不是要求太多了?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一天实现了呢?
今年关心新上市的发烧家用激光投影仪Epson LS12000和Sony XW5000的发烧友很多,往往在如何选择这两台机器上容易犯难。接下来彩蛋来了:
LS12000和XW5000的综合对比与选择建议
就在我要把测试完毕的LS12000准备还给铀元素的那天,我参加众测活动申请的Sony XW5000投影仪到了。我赶忙做了一下双机对比的测试,由于时间有限,我还来不及给XW5000校色,于是就都选择了各自厂家的默认出厂参数做同屏对比,这样也相对公平一点。
两台机器体积相近,重量相当,12.7kg vs 13kg。
两机性能对照:
工作噪音
SONY XW5000 | EPSON LS12000 | |
75%激光功率 | 33.1dba | 32.5dba |
100%激光功率 | 33.4dba | 36.4dba |
最大亮度
SONY XW5000 | EPSON LS12000 | |
校色前 | 1674lm | 2740lm |
校色后 | 1910lm | 2021lm |
开关对比度
SONY XW5000 | EPSON LS12000 | |
动态对比度强 | 14001:1 | 16937:1 |
动态对比度中 | 9741:1 | 15725:1 |
动态对比度关 | 6811:1 | 4432:1 |
色域覆盖范围 (DCI P3)
SONY XW5000 | EPSON LS12000 |
86.2% | 82.5% |
我们来看看画面对比吧,黑位方面,我选取了电影黑豹众所周知的黑位梦魇片段。
我把同场屏摄视频放在达芬奇里,通过示波器功能辅助分析画面。所有的同屏对比都是XW5000在左边,LS12000画面在右边。
可以看出,画右的图像暗部整体有点灰,一直延伸到银幕没有内容的灰边上。这就是投影机的黑位亮度了,底下达芬奇示波器也能看出画右的底部亮度抬高了。从这点来看,LS12000的黑位不如XW5000好。
另外我们看衣服的高光,画面的整体adl(画面平均亮度),图左比图右高,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这个场景很好的告诉我们,暗场内容回放,和高流明投影关联不是那么大了,反而与投影的gamma值设定与校准,EOTF(电光转换函数)曲线映射有较大关系。LS12000我用的是投影原始参数,其实我们只要使用他的(gamma场景自适应)功能,就能很好的把画面的暗部场景和高亮场景做自动优化。
这是和jvc逐帧自动亮度映射类似的功能,(只是需要用户手动介入)都是基于投影主板cpu的画面处理,基于主板BGA芯片运算的的自动优化,sony xw5000也有类似功能叫(动态hdr增强),这是今年这代最新激光投影仪的共同技术特点,但是有意思的是sony和epson并没有像jvc那样特别宣传类似画面动态映射的这项技术。
由于使用时间有限,我没有来得及试用epson的(gamma场景自适应)开启后对画面的影响变化,以后再有机会把玩试用LS12000和XW5000的时候,我会好好体会并记录他们对同一画面产生的效果。
接下来看最大光输出流明能力对画面的影响,有全白画面的时候,同屏对比下,高流明输出的画面就能看出差别了。这一项对比LS12000胜出,从下图示波器的亮度信息也可以证实。LS12000动态模式下最高2700流明的亮度输出,并不像以往其他机型只要亮度不要色彩的做法,他的白平衡色温比d65高,但也符合我们日常观看口味,整体色彩还原完全可以接受。所以我们在大量需要高亮度的场合,比如客厅,比如更大的幕布,LS12000的高流明输出能力还是实打实的一个硬菜。
高亮内容和全黑内容交织的场景下,两机画面对比度和黑位的差距就很接近了,可以说到了非常相似的水平。
在分辨率指标的主观评价上,两机对应显示自然画面感受差不多。
在以文字文本和电脑界面的内容显示上,XW5000的真4k面板还是发挥了作用,黑色字块更黑更实。
但是XW5000的镜头光学素质没这么好,周围的通光量下降比较多。相比之下Epson LS12000的大口径镜头成像就比较均匀。
1500lm与2700lm的同屏感受是怎样的?由于我刚拿到XW5000,还不了解他的性能就抓紧做了ab屏摄,后来陆续测量指标才发现,默认的明亮影院模式下,只有80%激光功率,流明输出只有1500lm。
所以下面两张图不代表机器性能,只用作说明1500lm和2700lm的画面感受差异!!!(XW5000校色后实测最高流明输出是1910lm)(LS12000校色后最高流明输出是2021lm)
写在最后
面对XW5000和LS12000这两台今年最新款,3w-4w价格区间最受关注的家庭影院专业激光投影机,你会如何选择这个问题,我犯难了。是的,年初XW5000还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的时候,我升级投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LS12000。当XW5000问世后,这个选择就多了一个方向。
当我试用并测评完两台机器,静下心来体会之后,我想说,我们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两个极端。两台机器都是各自厂家最新技术的结晶,在具有接近的能力表现基础上却又各有所长。比如LS12000的完全可用2700lm高亮度,4k 120fps插帧观看体育赛事和运动画面更流畅,更好的带记忆的电动调节光学镜头;而XW5000则带给我们领先的黑位和对比度,更清晰的真4k,更低的功耗和工作噪音。最终如何做出选择,在于我们每个人差异化的真实需求。毕竟发烧友们的侧重点和关注度会不一样。至于我嘛,既然因为疫情已经错过了新机,那么就踏踏实实看好我的魔改LS10500,等待下一台激动人心的新机到来!
终极选择推荐:
在考虑好诸如手动镜头和电动镜头,真4k还是抖4k,hdr10+还是hdr10的纠结和取舍之后,它们最核心的性能差异就在亮度和对比度上了。那么我一句话概括:
追求暗光黑位和对比度等画质细节的就选XW5000,需要高亮度应用的就选LS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