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dge Audio Alva TT V2:aptX HD 靓声无线连接、一体式唱盘 2 代灵活升级


 

1.jpg

 

英国音响名厂 Cambridge Audio 之前推出的 Alva TT 本身已经是一套相当全面的唱盘系统,今代最新的 Alva TT V2 就进一步加强了升级的灵活性,除了可以 by-pass 内置的 Phono 放大之外,也支持了蓝牙 aptX HD 连接,有线、无线听歌都十分方便易用,而且音质表现也相当有惊喜。


设计及规格稳定直驱设计预载高输出 MC 唱头


Alva TT V2 采用了月光灰色铝制顶板和哑光黑色基座,外形简约时尚,亦都同自家 CX 系列、旗舰 Edge 系列十分合衬。和上代一样采用了中等扭矩的直驱式设计,提供了 33 1/3 及 45 rpm的转速选择。配备了由石英控制 8 极、3 相的无刷直流马达,可以确保唱盘提供稳定的转动速度。精准的转速控制加上静音运行,让 Alva TT V2 将失真和颤振降低至 0.06%。转盘部分采用了聚甲醛(POM)制成,常用于需要高硬度和精确尺寸的精密工程,手感有点近似精细抛光的原石,转盘重量加上高质直驱系统,两者配合就可以提供到更强的声音稳定性和拾音精确度。机身预载了高输出的动圈(MC)唱头,而唱头本身独立购买的价钱已经要 $4,000,定制化设计、无需繁复的设置步骤就可以和唱盘其他部分配合,同时提供到相当不俗的分析力。

 

2.jpg

 

Alva TT V2 月光灰色铝制顶板和哑光黑色基座的配搭简约有型,外形和自家 CX、Edge 系列一脉相承。


3.jpg

 

机身和旗舰 Edge 系列一样印有激光蚀刻品牌标志。


4.jpg

 

转盘部分采用了聚甲醛(POM)制成,手感有点近似精细抛光的原石,提供到出色的声音稳定性。

 

8.jpg

 

机身预载了特别定制的高输出的动圈(MC)唱头。


内置 Phono 放大全新低共振唱臂配合重料机身


Alva TT V2 内置了 Phono 放大,唱放更是源自 Cambridge Audio 屡获殊荣的 Alva Duo,除了音质有保证之外,也让唱盘可以直接接驳扩音机或者主动式喇叭使用。唱盘今次采用了轻盈坚固的外装全新唱臂,经过 Cambridge Audio 工程师的不断测试,这款高质、低共振唱臂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谐振和震动,与高输出 MC 唱头配合可以在播放时提供高增益和出色的音乐细节。而可拆卸的压铸铝唱头盖,就可以更方便地更换唱头,之后再以新式的抗滑盘进行精确微调也十分方便。为了进一步提升耐用和稳定性,唱盘采用了 6mm 铝制顶板,在中密度纤维板(MDF)上再铺设一层 EVA 来吸收振动。最后还有外层的复合机箱,让唱盘重量达到 10.9 公斤,用料十足、坚固稳定。

 

6.jpg


唱盘提供了 33 1/3 和 45 rpm 两种常用的转速选择。


7.jpg

 

唱头插入唱臂再旋紧就安装完成,相当方便,用家日后也可以自行更换升级唱头。


8.jpg

 

采用了轻盈坚固的外装全新唱臂,低共振的特性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谐振和震动。


9.jpg

 

跟机唱头预设的针压为「2」,在设定好针压之后再将偏压同样设置为「2」就大功告成。


功能、接驳及设定RCA 输出可切换、支持 aptX HD 高音质蓝牙连接


Alva TT V2 提供了 RCA Audio 输出,除了可以采用内置的 Phono 放大输出 Line Level 音讯,今代也可以 by-pass 内置放大、连接自己的唱放,根据需要来自由切换,加上可换唱头、IEC 电源线等设计,在日后升级方面就更加灵活。跟机还提供了一对 RCA Audio 线、接地线,甚至还有 Ortofon 模拟唱针磅,配件十分齐全。开箱放好转盘,在唱臂前后插入装好唱针和尾陀,利用跟机的针磅设定好「2」的预设针压,再将偏压扭到「2」的位置就完成安装设定,难度不大,新手也可以应付。Alva TT V2 也支援了 aptX 以及 aptX HD 的高音质蓝牙编码,后者更支持 24bit/48kHz 的 Hi-Res 音质。将蓝牙耳机、喇叭等器材切换到配对模式,再长按唱盘背面的蓝牙按钮 2 秒就会自动搜寻和连接,下次再开机也会自动,相当方便。

 

10.jpg

 

跟机设有透明防尘罩。


11.jpg

 

RCA Audio 输出可以手动切换选择 Line Out 或 Phono Out,跟机已经提供了 RCA 线及接地线。


12.jpg

 

长按蓝牙配对按钮两秒就会自动搜寻附近的蓝牙装置,端子和按钮都有正反标示,方便在唱盘前面探头设定和接驳,设计贴心。


13.jpg

 

比起同时推出、较入门的 Alva ST,Alva TT V2 就采用了 IEC 电源插头,可以自行更换升级线材。


音质表现淡定通透韵味十足 拾音细致稳定举重若轻


今次测试配搭了 Cambridge Audio 自家的 Edge NQ 网络前级和一对 Edge W 单声道后级,喇叭则是周年限量版、专为配搭 Edge 系列推出的 Edge S。Edge NQ 和 Edge W 本来就是一套功能和音质都相当出色的前后级组合,再配搭 Alva TT V2 就可以很方便地玩黑胶。

 

14.jpg


比起黑胶的韵味,整套组合呈现出来的第一印象反而是丝滑细致的音色,当然这方面和唱片本身的质素好大关系。听陈奂仁《不求人大乐队》来热身,虽然厚暖的人声听得十分舒服,节奏明朗、韵律悦耳,不过就仍未发挥到 Alva TT V2 的实力。换上 Rob Wasserman《Duets》,〈The Moon Is Made of Gold〉的女声一出,那种流畅、细致、通透、幼滑的音色让人有全身一震的感觉,然后低音大提琴突出的质感再渗透而出,宽松又有厚度的配乐、幼滑而穿透力十足的人声,对比强烈但又融合无间,让人听得享受非常。

 

15.jpg

 

16.jpg

 


再试《Humoresque(And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Violin Solos)》,小提琴的跳脱和激昂的旋律之下,明显多了柔润丰厚的音色,在保持细致度的同时,声音相当舒服顺耳。Alva TT V2 相当突出的一点就是稳定性,丝滑的音色之下淡定、通透,应对复杂的旋律以至激昂的副歌,依然让人感到举重若轻。丰富的 analogue 韵味之外,同时呈现到立体的音场以及清晰的结像,细致度不比听 Hi-Res 数码音乐逊色。当然,配搭的 Edge NQ 和 Edge W 也是重要「功臣」,而唱片的质素也有很大影响,不过这也证明了 Alva TT V2 有足够的能力。换上 aptX HD 连接 Edge NQ 播放,分析力会稍稍打了一点折扣,音场立体感也会削弱了一点,不过毕竟是高音质蓝牙编码,依然保持到原本柔润的音色,结像也依然清晰立体,以无线播歌的效果来说表现不错。

17.jpg

 

总结完整配套外加灵活升级
上代的 Alva TT 本身在音质、功能等各方面表现都已经相当不错,今次 Alva TT V2 就更进一步。通透、细致、有韵味的音色十分悦耳动听,而且稳定性相当一流,永远让人有种淡定宽松的感觉。内置 Phono 放大,又可以自由切换 Phono Out 和 Line Out,加上可换唱头、电源线等的灵活设计,作为万元级的进阶选择,无论是入门用家想升级、或者有一定预算想玩黑胶的朋友都相当适合,就算日后再作升级也有空间。蓝牙 aptX HD 则是不错的 bonus,让唱盘有更多玩法,也让听黑胶这件事更加方便之余依然保持到不俗的仿真韵味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