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4K新品发布会专访—此时推4K正当时!



1.jpg


2016年9月7日,明基4K新品发布会在太湖畔的苏州东山宾馆举行,期间发布了明基两款4K投影机新品W11000和新光源的X12000,而会后HD199就网友感兴趣的问题对明基高层做了专访。   


2.jpg


关于DLP

   

问1:BenQ采用的DLP 4K技术跟3LCD 4K是不是用了相同的技术?

   

黄书韦:大家用的技术差别还是蛮大的,我们用的是40万的DMD,采用特殊的电磁驱动技术,能够实现830万有效像素的呈现。

   

问2:很多日系品牌都已经有4K机型推出,那为什么直到如今明基才推出4K在DLP投影机上的高端产品呢?

   

黄书韦:我来解释一下,那实际上我们认为说这个时机点推出4K是比较合适的,前几年4K产业还在探索,很多设备以及一些标准都在慢慢启动,我们是希望在一个时间点有一个相对有竞争力的价格,前几年大家都知道,像有些品牌打出4K的概念,我们就会思考他们的优缺点,我们要怎么去攻克和弥补这些缺点,发挥我们的优势,所以的确上我们会比他们晚一些推出4K,但我觉得现在这个时机点还算相当不错。像我刚才讲的,4K影音内容跟一些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我相信在半年到一年之内,这个会有巨大变化。

   

问3:明基跟德州仪器在家用4K的DLP新品上也有合作的是吧?

   

黄书韦:其实我们总部这边,每个季度都会跟TI有技术和技巧上做紧密的配合,我们会跟TI讲,我们观察到的市场需求是什么,他们会据此有些回馈,做一些技术上或者产品策略上的调整。每个季度之外还会有大大小小的会议去谈一些更深入的细节。



关于新光源


3.jpg


问4:像我们知道,有些品牌是有激光的产品,我们这次推的是LED的光源,明基有什么考量,后续是否还会再有一些新的光源出来,现在国产品牌有电视应用这种激光4K,他们在8月份在国内有推出,您怎么看待这两个光源在4K的应用中有什么技术上的对峙呢?

   

黄书韦:激光4K的确有它的优势,但是LED跟激光是两个主流的无灯泡的技术,以我们现在的评估说,3000流明是个分界,我们现在用LED的技术,它的成本和效能是比较高的,但是激光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对我们来讲,用激光不管是在光学设计上,还是价格上,我们觉得还有一些空间去弥补,在这个时间点,尤其在技术层面上3000流明以下用LED光源是较好的选择,3000流明以上用激光较为合适。



但由于激光这个技术,我们还是希望成本再突破一点,现阶段我们先主推LED的技术,激光我们也在研究,其实我们一直在做激光投影机的开发,不管在工程机还是其他产品上,未来会有不同的产品应用,比如说家用、商务用等。

  

问5:我是否可以理解为,现在使用LED光源是不是主要考虑到价格的原因?

   

黄书韦:应该说是效能和价格等各方面的原因。

   

刘茂瑞:价格是一方面,但对于家用机来说HLD光源有独特优势,目前激光的最核心的优势,还是在于呈现更高的亮度,但在做色彩准确性上以及更好的颜色和画质上,它在做专业视频投影仪上来说都是还需要提升的,但是LED三原色光源在做颜色和影像质量是非常优势的。

   

问6:传统的LED光源瓶颈大概在一千流明,咱们现在的HLD的光源大概能达到多少流明呢?另外,它解决了过去LED的什么问题使得它的亮度得到提升?

   

黄书韦:目前X12000是2000流明,以前的LED技术就是不够亮,针对不够亮,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对绿色部分做强化,以前LED都是单晶的,对绿色光做一个矩阵式排列处理,去增强亮度。

   

关于THX


4.jpg


问7: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我刚刚注意到两个4K的机器的遥控器上已经贴上了THX的认证的标志了,就想问一下两个机器是不是在同时申请认证以及这个的进度?第二个,新光源中像飞利浦的HLD,它的灯泡的寿命非常长,但是用户也担心换新的价格,大概是什么范围?第三个问题,像今年索尼在卖的4K的328,528,包括上个月爱普生发布的4K机器都是带HDR功能,目前我看今天发布的产品没有提这个功能,我刚刚跟德州仪器的郑海兵聊了下,他说这个跟芯片关系不大,主要是前端加个处理,想问你们目前计划什么时间点增加这个?因为现在4K蓝光HDR它有绝对强的优势的标准,所以如果4K机器主打三到五万元的话,以后有没有软件或部件的升级?

   

黄书韦:因为现在对于THX认证,我们会做各方面的整合,其实刚刚讲的W8000在申请THX认证过程中并不容易,现在4K申请这个认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我们依然在尝试。最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结果,我们有这样的规划,但是因为还没有完全的拿到认证,就不会去公开的讲,有正式的认证结果的时候,我们会及时更新信息给大家,再就是刚才讲的HDR的问题,在开发这个机种的时候,我们的确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据我所知HDR的规格大概有两种,其实不同的HDR的规格表现的方式不一样,HDR针对TV做的设定,投影机这种单一光源要做HDR芯片相对更不容易,HDR这个问题的确它需要特殊的影像处理技术,对此我们内部还在做规格上的确认,像这样的方式,是否可以用一些软体更新的方式来突破,这个会在上市之前做一个确认。



问8:我想问个关于THX认证的事情,这个认证过程是说你们申请了这个认证,他们就会来专业的人员专门来帮助进行色彩上的调校,还是说你们提供一些数据?而且DLP的光学系统跟电视是不一样的,它是如何做到在色彩的准确度上达到很高的标准的呢?因为简单说来,它的芯片上有很多反光镜,然后把光线投射到镜头上,这个技术是德州仪器所拥有的,只要采用这块芯片的话,可以说很多投影机都可以做到类似的色彩表现。那么明基是怎么做到在色彩上拥有独树一帜的效果的?即使其他品牌也使用相同的这个芯片的情况下,也无法到达这个效果,明基是有什么独特的技术么?

   

黄书韦:基本上,THX认证是这样的,它是一个很开放的认证,什么样的显示器都可以申请认证,只要通过他的认可就可以挂THX认证的标志。

   

问9:那我可以理解为他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吗?

   

黄书韦:对,所以不会有人家过来调校这种事情,反而是我们会投资去做。像过去的W8000申请认证的例子,因为他总部在旧金山,所以我们整个集团过去很多次,在现场会跟他们工程师做讨论和调校,这样才大概知道它的想法和要求的规格,以及要怎么定义。另外一方面来讲,我们不可能一直去那边,所以我们就在这边打造一个比较像THX的环境,因为他对测试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还包括它的器具、测量方法,让我们在这边跟旧金山是一样的标准,这样比较不会有误差。



至于你刚刚说大家怎么做才可以拿到THX认证,THX认证大概有两百多个测试,尤其对画面的品质要求非常高,其实不是每一台投影机的光学或电子设计都有办法通过他的认证,他的先天门槛就很高。所以万元以下的机种,其本身的性能设定上就不可能通过这个测试。如果要符合他这个测试的规格的话,在整体的光路上就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设定,才有可能通过他的认证。另外就是需要调校到他想要的标准,我们过去累积的色准方面的经验就派上用场,像一些不同颜色和画质的调校等经验,我们在W2000和W3000都有积累,为W8000申请认证做铺垫。其次,对于色彩之外的规格要求我们也有做研究,调整到最合适的光学架构和处理方式, 所以这对于没有相关经验的厂商来说,通过这个认证是相对困难的。需要投影机初始设计的特性和经验的累积,再加上真的用心去做这件事情。

   

问10:上面提出说4K有一个中长期的计划,刚刚报告上也有讲现在推出的产品是经过了18个月的研发过程,我是比较好奇,在研发的过程当中,有哪些投影技术或者突破点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另外BENQ会基于哪一个技术的点上进行深度的拓展呢?例如说是在分辨率上或是在色彩方面,还是HDR方面会有提升吗?

   

黄书韦:就4K整个研发过程来说,在光学设计都是全新的,它怎么设计出具有竞争力,效能又好的机种,这整个光学设计都是整合市场需要来考虑的,像刚才讲的还蛮多东西都是全新的设计,包括整个光机,镜头,散热性等。这对我们公司来讲是个蛮大的考验,在每个阶层的投影机都有蛮多的新技术,像散热、光学设定等,在全新的技术上全部做这样的突破,对于开发时间很长,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很多。这是从大的方向上来讲的。



关于THX的认证上,他对于各个反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像色温、gama等参数值,这些数值之间是互相拉扯的过程,机器需要在这些数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每个参数值都能达到他的要求,这是在光学调整还是设计上都是比较困难的地方。其实光学调校本身是复杂的事情,有点像“翘翘板”,这边重了那边就会变轻。



关于色域



问11:我想问一个关于Rec.2020 的问题,DLP最终会配合Rec.2020的色域标准,但是现在市场上无论电视剧还是投影机,和Rec.2020的标准还是有差距,我想问,投影机在实现Rec.2020色域标准的技术难点在哪里?明基有什么应对的措施?



黄书韦:Rec.2020其实是4K终极的标准,据我所知,市面上一些说是达到Rec.2020标准的投影机并没有达到100%。我知道的有些是通过色域转换的方法来实现,有的是其色域本来就没有那么广。所以我在想,各个投影机品牌从操作上,手法上有些差异,再有就是相对来讲对投影机来说颜色和亮度是相对的,其实我们在做规格取舍上,我们会设想是做到Rec.2020还是做好影像,还是兼顾亮度?或者再兼顾一些其他的东西。但是目前近期的目标,我希望我们先做到完整的DCI-P3,因为我们会选择这样做对于亮度的损失不会太严重。DCI-P3本身就是针对电影方面使用的色域标准。我们希望消费者能享受到100%的DCI-P3的色彩。对于Rec.2020我们内部也有些想法,这是比较以后的事情了。

   

问12: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体积上的,从资料上讲我们的4K机器是0.66-0.67,对以往1080P用0.65的,其实尺寸没有相差太大,但是看到整机要比以往的机器大很多,你们在做体积的控制方面,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黄书韦:应该是说,我们采用一个全新的散热的设计,空间会这么大对降噪和散热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发现这样等级投影机的使用族群也是比较专业的玩家,他希望1080P升级到4K。不仅是对投影机,甚至整个客厅或者暗房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它整个花费的成本是蛮高的。再就是说在探讨一个是比较重度的科技爱好者,还有一个投影机要求有创新技术并长得漂亮,我们在观察这些的时候,当然体积或者散热系统和整个噪音的表现还是要做平衡的,像这些来讲,我们会认为降噪音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针对很宁静的暗房,它对这个设备要求很高的话,是没有办法忍受噪音的,所以尽量把噪音做得更低,使得你在观影的时候尽量不会受到干扰,这是我们第一个想去克服的事情。你看到它的体积这么大,我们是花费蛮多设计和心血在散热系统上的,面对这样的玩家,体积不是很重要的要素,因为他们不会将其放在桌子上,因而不必设计的非常小巧,他应该是悬吊或者安装在后面。那针对他们这样的特性,体积的大小就不是第一要素,而重点是在于散热和降噪上面来。



关于激光电视(超短焦产品)


5.jpg


问13:会不会推出4K超投?



刘茂瑞:关于为何此时没有第一时间推出在超投方面的配合4K或者高亮LED的产品,大概先跟大家说一下,对超投这个产品初期面向市场已经一两年多的时间了,之前有个别厂商推了一些价格很高的产品,但是真正开始变得热起来是最近一年的时间,今年就是特别的热,真正热起来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不谦虚的讲是benq的超投电视发布以后,之前卖五六万块,七八万块,甚至有卖十万块的百吋激光电视是比较受关注,但是仅仅卖几台而已,BENQ的超投出来之后,配合着线上线下推广,这个产品迅速变热的原因是,我们把整个完整的方案做完以后只有两万块钱的零售价。

   

超投产品是一个很好的跨入新时代客厅的显示中心的一个产品,他可以规避传统液晶电视在尺寸上、体积上以及安装上的瓶颈,让你既可以享受到电视的功能又可以享受到客厅影院的功能。超投是一个有很好的概念的产品,但是之前的产品的战略有点脱离的市场,价格超出消费者接受程度,有点像电影的“叫好不叫座”。那BENQ的超投出来之后,市场变得叫好又叫座,为什么我们在这样良好的情况下,并没有马上去推4K、激光或者HLD新光源等等,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基于广大的用户调研,发现大家可接受的价格在三万以内,即使是激光机器也是如此。

   

黄仁宏:另外从我们自己在推产品的时候有个很深刻的体会,推产品重点不在概念,包括激光的这个事情我觉得很多人都把它当概念来炒作,核心到底说每个产品对消费者要的是什么?我们在做这个产品的过程中,一方面做了很多的调研,另一方面在销售的过程中更多的理解消费者的需要。

   

我们发现超投很多的购买者,房子做好之后直接就买超投,它符合了几个东西,第一,它解决了传统投影机需要关灯的问题,它的亮度不是最亮的,但是整套组合下来,是不需要关灯就可以观看,这个是传统投影机对于电视的劣势。第二个解决的问题是安装方便,传统上的超投你就要吊装并且前面要有电动幕布,还有线会露出来,位置很难摆,安装很麻烦,因为超投针对的是客厅,客厅已经有现成的结构在那里了,但是我们超投的设计就用很传统的电视柜,跟他原来的使用环境是一模一样的,无需做很大的改动。

   

第三个,它带着智能系统,在播放上,可以接传统的电视盒或者直接播放智能系统里的影片内容,以及系统所提供其他的内容,对消费者来讲更方便。还有最后的价格也符合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跟电视的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种种这些因素让很多消费者发现说,除了买大尺寸电视外找到了一个新的需求,目前看到比较多的客户都是基本上房子刚买完装修的时候, 他看到这个产品之后有不少的人,他就动心了,他就改用这样的产品。

   

所以为什么说超投产品本身机会很大,现在他还不为人所知晓,本身要买电视的人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他觉得不买电视直接改换成这样的产品,各方面差距不大,更符合他的需要。我们想推的产品是,消费者在这个时间点,几乎可以满足他90%以下方方面面的需求,不需要特别推一个概念,导致整个效果不如他所需要传统上取代电视的需求,我们推出的超投是满足消费者的这个需求的。

   

当然,如果我们各方面包括价位、色彩等各方面的表现都满足跟现在的超投类似的情况下,我们也会推激光,我们出来的产品就能满足这些东西,而不是告诉大家说我是什么样的产品,比如说这样的标准或者激光产品,事实上出来不管从价格、角度来讲,不见得是消费者现在要的,所以我们当时是基于这个角度从i910、i920来循序渐进的推出来这方面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