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和微孔透声幕的常见误区


经常听到有人咨询家里想用一块透声幕,编织幕和微孔幕哪个更合适一些?尽管我们说了很多期关于微孔幕与编织幕的区别,但是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还是:微孔幕的特点是亮度高,编织幕的特点是透声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来带大家解开误区!


误区一:其实编织幕和微孔幕在画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很多人都不太在意的一点,大家都知道,编织幕是由纤维进行高密度编织而成,而编织所用的纤维各不相同,市面上的编织幕所使用的编织纤维大多是采用白色材料包裹透明的纤维丝编织而成的,投影光线会在幕布内部的编织纤维内反复的交织、折射,形成光的干涉现象,使用调试时就会发现聚焦不良,锐度不够。


97.jpg


微孔透声幕采用PVC材质,大部分的厂家会直接在表面打孔进行压纹处理或者光学涂层覆盖,幕面细腻程度要明显优于编织幕。


98.jpg


99.jpg


100.jpg


以上编织和微孔幕的对比,从画面的细节,锐度以及色彩的层次感上来看,微孔幕都明显优于编织幕。


误区二:微孔幕的亮度都很高


幕布亮度取决于屏幕表面的光学涂层定制的增益有多高,编织透声幕的材料天然决定了它很难将增益做高,所以大部分编织透声幕的增益都不超过1.0,而微孔幕的材质是很适合定制涂层增益的,但是前提你必须具备定制涂层的工艺技术,不然即使是微孔幕的基材,也成为不了高增益的幕布。


误区三:编织幕透声效果比微孔幕要好


微孔幕的透声效果取决于穿孔率,穿孔率越高透声的效果就越好,何谓穿孔率?顾名思义,就是微孔面积占屏幕单位面积的百分比。以焦点的MPV系列微孔透声幕为例,0.5mm的孔径3%穿孔率就足以满足商业影院透声幕的国家标准,而穿孔率达到5%的MP以及MPS系列更是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反射和投射放映银幕(GB/T13982-2005)》中,规定了商用透声衰减的要求是8kHz和12.5kHz的声衰减与500Hz的声衰减之差分别不大于4dB和6dB。),所以微孔幕只要有足够的穿孔率,透声效果也是很有保障的。


编织幕上充满了缝隙,透声也是依靠这些缝隙,一旦编织的较松散些,缝隙就会变大,这样透声效果是更好了,但会出现严重的光损失,如果编织的密了,光损是少了,但是透声性就不够好,可以说对于编织幕而言,画面效果和透声效果是一把双刃剑,很难同时保证画面和透声俱佳,所谓编织幕的透声效果好,不过是建立在牺牲画面效果的前提上的。


101.jpg


编织密度以及色彩都各不相同的编织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