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进入2019年,各种新技术、新概念进入了大众的视线,5G、8K、物联网这些曾经陌生的名词已经进入大众视野,而小众的投影市场发展一直是不温不火。2018年随着各种4K片源的陆续发布,4K分辨率几乎成为了电视的标配,投影主流厂商终于陆陆续续推出了自己的4K新机,经过2018年的各个品牌的4K投影“厮杀”,作为消费者我一直在观望、期待自己中意的机型出现。作为一名明基投影的用家,始于2013年海淘的W1070至今服役已达六年之久,目前已经在看第三灯之中。今年自换房的念头萌生以来就有了推倒重来的计划,计划换大幕、升4K,玩投影以来经历了从diy到国产机再到品牌机,幕布也从84寸到100寸、100寸又到120寸,本次打算升级150寸。我个人认为150寸家用是一个拐点,150寸不仅是目前我空间场地的极限,我更要考虑投射后亮度下降、画质、颜色改变等诸多因素……
2018年可以说是4K投影元年,很多厂商都第一时间推出了自己的4K投影新机,但针对自己的需求,可选择的真是寥寥无几,唯有奥图码UHD566对味,但看了UHD566的测评以后不免有些遗憾,具体来说就是0.47英寸小DMD芯片(e-Shift抖动)以及屏幕外围有有一圈灰色外框,只有再寄希望明基推出类似W1070的短焦新品。2019年明基一口气推出了定位“色彩表现力”符合“DCI-P3色域标准”的色准4K系列投影新机,其中包括轻奢客厅4K产品W2700、轻奢定制W5700、高亮激光4K投影机L6000三款新品。其中W2700将是业内第一台达到DCI-P3色域标准普及型4K投影机,参数已经在明基官网发布,从参数上看十分诱人,新机为真4K 830万像素DLP方案,2000ANSI流明,对比度30000:1,重量4.2公斤,6X RGBRGB色轮,支持HDR10和HLG,Rec.709色域,1.3X变焦,10%镜头位移,双HDMI,双5W喇叭,镜头采用8组10片全玻璃高解析力4K专用镜头,低色散镜片保证色彩真实还原,不仅全覆盖Rec.709色域,还可以提供高达95%的DCI-P3色域覆盖。查询官方发布的PDF文档,各项指标完全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内,这次就是你了,终于等到你,明基W2700!
一、开箱
1. 外包装
这次收到的明基投影机,外包没有使用过度的外包装,一改以前明基W1070的彩色风格,直接改用环保简素的牛皮纸箱醒目白色字体简洁外包。到货的箱子四个边角有轻微挤压,但内部有珍珠棉保护,机器完好无损。
正面
背面
2. 开箱
顶部:可见珍珠棉及随机配件
随机主要配件:电源线及遥控器
3. 所有配件展示
全部配件
开箱所有物品一览有:
1) W2700主机光盘;
2) 国标三项电源线;
3) 遥控器及附带电池;
4) 产品三包卡;
5) 多国语言纸质说明书;
6) 电子光盘;
7) Individualcalibration report(单独校色报告)
二、明基W2700的初入感受
1. 外观
对于电器我多少还是有一点颜控的,一款好的电器虽说要看内在美,但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与提高,外形也是一个可加分的因素,W2700首先吸引的我就是他圆润的外观,它一改之前的出过的两款4K投影(TK800、W17000)的外观,整机面板采用棕色拉丝铝材面板,右边的BENQ的LOGO替代上一代出风口,这样简洁的改动不仅档次上了一个台阶,还避免了前代产品的在投射时从前部散热通风口漏光的出现光污染,更有利于提高画面的纯净度和对比度,而机身采用乳白色工程磨砂塑料,手感细腻,不易留下指纹。
投影正面
投影背面
投影顶面
投影左侧面
投影右侧面
投影底面
2. 体重和三围
W2700定位于轻4K,这个“轻”和他的老哥W1070相比,也重不了多少。首先说体重和三围,先吐槽一下家里的体重秤,这货竟然不能准确称出5公斤以下的物品重量,真是太失败了。很遗憾明基W2700没有能够如愿以偿的让我知道它的苗条身材。所以我只有引用官方标准数据了。
投影机三围基本数据
可能大家看这个数据比较枯燥,W2700和他的老前辈W1070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大小了。而明基这款轻4K投影,带来的好处你大可不必再次投资升级原有投影机支架。
左W1070与右W2700大小比较
上W1070与下W2700高矮比较
上W1070与下W2700后部接口比较
3. 镜头
在明基W1070时代,我一直对树脂镜头非常反感,虽然现在树脂镜头和玻璃镜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我个人认为树脂镜头带来的弊端就是老化问题和边缘紫边的现象的发生。而本次W2700主打卖点之一就是镜头,4K全玻璃镜头,只为纯净画质采用8组10片全玻璃高解析力4K专用镜头,低色散镜片保证了色彩真实还原,特别是4K图像的尤为重要,这一点明基在万元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官方镜头宣传图
将新旧两台机子放在一起对比,可以明显看到镜头的不同,无论从镜头大小、通透程度、镀膜等方面W2700全面胜出,剩下的就看实际投射的效果。
新旧机子镜头比较
4. 后部接口
后部接口分布图
W2700的接口首先要赞一个,从左到右,依次有12V触发的接口、RS-232通讯接口、迷你usb升级口,usb3.0媒体阅读器接口(可以直接播放多媒体文件),2个HDCP2.2的HDMI2.0b高清接口(支持4K,HDR)、2.5A Usb供电口、SPDIF光纤数字口、Audio out声音输出口等九个接口,W2700相比W1070省去了VGA、色差等接口,但对于4K时代这些模拟接口早已淘汰,留下的位置是是两个支持HDCP 2.2 的HDMI2.0b接口,HDCP 2.2该规范是一种基于硬件的版权保护机制,通常需要硬件、接口及软件均支持该功能,在未来4K流媒体内容会强制要求支持HDCP 2.2规范的设备播放,因此这类接口就是必须的。环比同类机型中虽有两个HDMI接口但只有1个4K和1个1080P接口,明基W2700就显得比较厚道。同时这样丰富的接口对于“爱奇艺电视果”这样轻型的小视频盒子,则可以直接和投影机一同安装,直接使用投影机的该Usb供电接口进行供电,这样的连接方式,省去了后期布线的麻烦。隐藏在网罩下的内置10w扬声器包含了电影、游戏、音乐、运动、自定义五种音效模式,还能对每种场景进行音色与音质调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音量足够大了,当然你不能期望它音质很好,但用于应对娱乐追剧、办公演示等场合再适合不过了。
5. 遥控器
我个人认为遥控器的设计可圈可点。
就先说说缺点吧:
(1)之前曾有人吐槽过W2700的遥控器,我不以人为然,结果到了我这里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就是开启太困难了,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没有手汗的人来说,摩擦力太小了就很不容易向下推出遥控器的后盖,相比W1070的老款遥控器则很容易开启,这一点希望厂家可以遥控器设计上给予考虑改进。
遥控器开启说明
(2)遥控器中间的一体式十字按键偏硬了一点,后面在较色中需要频繁使用遥控器来进行调整就比较容易疲劳。
优点:
(1)遥控器终于变成了橙色背光遥控器了,再也不用在观影过程中打开手机屏幕照明进行操作了,对于在黑暗状态下使用遥控器方便极了。
遥控器橙色背光
(2)将一些常用的调节功能直接放出,成为独立的按键件,如开、关机键,画面质量调整区(亮度bright,对比度contrast,色温color temp、彩色管理color manage,伽马gamma,锐度sharp)等,HDR区等。这样的调整给调校投影带来了方便。
6. 调焦环及镜头位移
镜头的调节需要打开投影机镜头顶部的小门,这次W2700继续保留了W1070的镜头位移功能,不要用螺丝刀去调整,而改为拨动镜头位移轮(lens shift)进行上下调节,通过调节可以使投射画面获得上下各10%的位移,10%的镜头位移量对于我来说显然不够,不过有总胜过无吧。镜头缩放环(Zoom)和调焦(Focus)环阻尼适中,比W1070要好许多,在微调聚焦的时候尤为重要。
调焦环及镜头位移轮
三、W2700使用感受
1. 投影环境介绍
短焦投影机一直被投影发烧友诟病,定位比较尴尬。W2700往上性能参数比不上W5700,UHD660之流,但本次的W2700可谓是亮点十足,玻璃镜头、P3色域、画面四周无灰框、3米投120寸,这些都是非常吸引我的亮点。
16:9下官方投射距离表
经过查阅官方数据投射距离与我目前使用的W1070相差无几,也就是说你原来怎么投,现在还是怎么投,投影支架都不必更换,只需更换支持4K HDR HDMI2.0的光纤线即可。正如开篇所说为了更大的画面我这次可谓是“不择手段”,原客厅沙发后墙面到投影幕墙的距离只有3.65米,如果在减去投影机身宽度及插线距离、散热空间,将不到3.1米,为了得到更大的画面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说服家人后将与客厅相连卧室墙面砸墙开洞,卧室面安装吊柜,投影则隐藏其中。客厅经过这样的改造后,投距由原来的3.1米“暴增”到3.9米左右,这样就可以完成150寸的大幕,顺带提一下,进入HDR时代后,投影幕是必须进行更换的,高增益幕布是首先,好处不必多说,银弹足直接上OS 2.7倍高增益幕布,我这里使用了影辉F0 150寸增益系数1.6倍的16:9框架幕。
150寸影辉F0投影幕
改造后的客厅后墙,投影机未开启时。
改造后的客厅后墙,投影机启用时,手动划开画框。
2. 开机测试
首先说说我的器材,视频部分:播放器:峰哲V10(基于MT8581芯片的硬盘播放器,LX500的软件界面)。
光纤HDMI:moshou光纤HDMI线二代2.1版8K 4K 2.0(据说此魔兽非“monster”,不求8K,但求能过4K60FPS)。
音频部分:安桥636功放,因不支持4K HDR 10bit,因此使用V10播放器的音视频分离方式,只用音频进行解码,视频信号则直接由播放器给投影机。
(1)亮度
许多网友担心W2700投超过120寸,2000ANSI亮度会不会不足!实际配合高增益幕布,在我这里还是亮度还能接受,正常观看没有问题。本次我用了爱色丽X-RITE i1 DISPLAY PRO校色仪进行了校色,首先开机半小时左右,让灯泡亮度稳定以后,将投影机设置为cinema模式,关闭动态特效后,使用AVSHD测试碟播放器播放100%纯白画面,配合HCFR 3.5.1.4软件校色仪器在正对屏幕中央约1.5米的位置处找到最大亮度。
利用HCFR找到最大亮度。
在150寸下,分别使用图像模式菜单下cinema和D.cinema模式进行后续校色测试。
选择使用投影内置的图像模式进行测定亮度
cinema模式测得的最大亮度
D.cinema模式测得的最大亮度
从以上两幅图中cinema模式得到的亮度为12.36ftL,D.cinema和cinema模式相比亮度损失比较大,直接由12.36降为了6.69,看来D.cinema模式通牺牲亮度的方式来提高对比度对亮度损失还是比较大,同时也提醒W2700玩家们不应该投这么大尺寸来观看,毕竟150寸要比之前120寸面积大了1.6倍。但实际上人眼是有极强的适应性,加上我这里对客厅顶面做了全黑处理的星空顶,两侧用了深咖啡色窗帘,在夜间观看能够做到全黑,在实际观看中D.cinema模式并没有感受到亮度损失的巨大。
(2)色彩还原
W2700的亮点之一就是P3广色域,虽然出厂之前已经经过校色,但到了消费者手中因为观影环境、幕布情况等各种条件不尽相同,投影效果都会大大折扣,因此要让投影能够完美的发挥效果,必要的校色是还是必须的。说到校色就离不开仪器和软件,常用的校色设备有蜘蛛系列校色仪、爱色丽等品牌,校色软件有随机配套的软件及免费、收费软件之分。
本次使用的是爱色丽较色仪i1 Display Pro,软件是免费的HCFR软件,针对BT709色域进行校色。这里简单的描述一下有关色域的知识:色域简单讲就是你的设备所能显示的色彩范围区域,色域的标准也有很多种诸如NTSC、sRGB、Adobe RGB等,CIE国际照明协会制定了一个通用于描述色域的方法:CIE-xy色度图。
1931CIE色度图
DCI-P3也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色域,但是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视觉的体验,并且可以满足电影中全部色彩要求,也就是说,DCI-P3是一款更加注重于视觉冲击,而不是色彩全面性的色域。并且相对其他色彩标准,它拥有更广阔的红色/绿色系色彩范围。实际上能够覆盖或大于BT709色域,在实际观感中都能有很好的视觉感受。
我将使用机器两个常用模式:cinema和D.cinema校色后的结果,分别列出
(1) cinema模式(校色后):
cinema模式下:0-100%灰度测试,Delta E 越小越好
cinema模式下:Luminance亮度(或光输出)灰阶值
Luminance亮度(或光输出)即灰阶值:白色虚线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值,黄色的线是我们投影机的实际值,黄色线实际上是红、绿、蓝的平均值。从上图可以看出除90%的灰度下,其他点都完美的接近理想目标值。
cinema模式下:Gamma伽马
Gamma伽马:Gamma(或更精确地说gamma修正)控制影像的整体亮度或是说亮度曲线多快从黑色区域爬升上来。gamma值较高时,当亮度增加时,讯号从黑色区域爬升出来的速度较慢。太高的平均gamma值,会使影像因为有较深的黑色而明亮些,但在暗部也会显示较少的细节。我们先前的照度图表就是证明。太低的平均gamma值则会造成影像因为暗部太亮而看起来较不明亮,而造成平淡的影像。gamma2.2给我们完全的平衡:足够的亮度及完美的暗部细节。
cinema模式下:RGB levels
RGB levels:在整个从黑到白的灰阶里,RGB三色尽量能够重合,尽量接近100%目标值
cinema模式下:Color temperature色温
Color temperature色温:6500K是理想值,较高的值(9000K)被认为"应该"偏蓝,较低的值(3500K)被认为"应该"偏红。
cinema模式下:CIE坐标图
CIE Diagram:这是显示我们的从0到100IRE的点是落在图上的位置。如前面所说,CIE图显示人眼所能看到的所有颜色。所有读值(图上的白色小圆圈)精确地落在D65上(x=0.313,y=0.329)。色彩空间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称为“原色”,它们表示三个原色(纯色)红,绿,及蓝色,构成其它所有在三角形里面的颜色。在理想的状况,你的显示器的色彩范围应该精确地对应到BT709色彩范围,然后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上图中绿色部分不能完全重合,这一点在W10701080P投影机时代在cinema模式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进。
小结:W2700在cinema模式下,除了绿色与理想值有所偏移外,其它原色和副色能够覆盖Bt709色域。
(2) D.cinema模式(校色后):
D.cinema模式下:0-100%灰度测试,Delta E 越小越好
D.cinema模式下:Luminance亮度,与cinema下的曲线相比,已经相当完美。
D.cinema模式:Gamma曲线与目标值2.2重合不是很好
D.cinema模式:RGB levels三色重合状态基本能够过接受
D.cinema模式下:CIE坐标图,色域已经基本大于BT709
CIE图:与cinema相比,在D.cinema下,色域范围覆盖的更广,已经超过了BT709色域,不过红色、蓝色部分有所偏移,绿色大幅超过,在这样的色域表现下画面会略微偏红。通过观察色域范围明显比Cinema模式好很多,特别是在红色和绿色上应该会出彩。
通过两种模式的比较,测试下来的结果和明基附带的出厂校色报告相符
明基附带的个性W2700出厂校色报告扫描件
小结:明基W2700图像模式共有:Bright、VividTV 、Cinema、D.cinema、User等五种图像模式,Bright和VividTV启用后偏色不太适合日常电影观看。投影校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玩家在没有完全吃透色彩原理与调色技巧的情况下,往往会不得章法,再加上人眼的极强适应性和个体偏好的差异、电影风格的呈现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校色后还不如原参数的效果好的情况出现。
W2700在我这里经过实测发现Cinema和D.cinema模式下基本与出厂校色报告相符,比较适合新手上路,因每个玩家的场地和幕布情况不尽相同,强行照搬参数不一定会有很好的视觉效果,我建议普通玩家在拿到机器后只没有专业测试仪器的条件下,只需要做好灰阶调试即可,而使用一般的灰阶测试图就可以达到,通过目测方式配合遥控器调整即可满足简单调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投影在播放带有HDR内容的视频时,会自动进入“HDR10”,但进入此模式后,会自动将所有参数重置为初始状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