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
出色的音质再现
功率强大,足以推动所有的喇叭
性价比高,工艺水准高
劣势
输入识别方面的工学设计有待提升
不带唱机输入
作为Cambridge Audio极具纪念意义的产品 —— Edge A将顶级性能与华丽的工业设计相结合。尽管价格可能会高于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水平,但Edge A绝非普通的合并式功放。
讲真,你真的需要售价为5000美元、54磅重的两声道合并式功放吗?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这款功放还是来自Cambridge Audio最新的Edge A。众所周知,Cambridge Audio是来自英国的一家历史悠久的音响公司,专注于声音再现。剑桥家的设备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一个严谨的high-end/高价定位,Edge A不论从外观、品味以及风格都更接近于一种毫无保留的设计风格。对于Cambridge Audio这样一家不计成本的公司而言,我们可以期待的确实更多。Cambridge全新的Edge系列(Edge系列产品中还有前级放大器/流媒体和功率放大器)是为了庆祝Cambridge Audio成立50周年。
我们先从开箱开始!从包装材料开始介绍!
Edge包装得很严实,里里外外好几层,厚实的硬纸板。没看到机器之前,你还会忍不住猜测,里面是放的火箭发射器或者某种裂变材料吗?
最里面的是一个完全包裹着的泡沫小箱,泡沫是那种黑色的韧性材质,不易碎裂。里面还有一层黑色绒袋包裹着,可见其用心程度。(笔者是一个较真的人,因此还尝试着称重了Edge A的包装材料,重达14磅!)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附带的遥控器,很有质感的铝制外壳,其重量与我们熟知的一些桌面合并功放相当。最后就是功放本身,它看起来不像是由各个组件构成的,更像是特殊合金构成CNC单块。
抛光华丽、略带弧度的前面板配备了一个同轴设计的旋钮、一个耳机插孔和一个电源按钮。
旋钮以航空级金属制成,由 F1 赛车工程师参与设计,既简约有型又实用。旋钮的内圈选择输入带有军用光圈值调节; 外圈调节音量,我们期待这款高端功放带给我们柔和平缓、有质感的声音盛宴。
剑桥公司的设计采用双向对称环形变压器,因此Edge A重量很重,以及他们称之为“Class XA”的放大器拓扑结构。双向对称环形变压器能够很好的抵消掉一个变压器的磁场,从而达到最好的声音效果。从我了解到的来看,我认为这是一个传统的AB类布局,更偏向于A类。
设置
Edge A的背面与前面板形状和材质相同,但有很多的插孔。
扬声器输出包括高级WBT多路接线柱,前级输出包括非平衡RCA和平衡XLR接口。
数字输入包括两个光纤和一个同轴端口,一个非同步的USB B型接口(这也是我的主要聆听方式),以及一个HDMI输入用于连接电视HDMI ARC输出。
模拟信号源方面,包括两个非平衡的RCA和一个平衡的XLR路径,但没有唱机输入。
其他的还包括Link-In / Out的小型插孔(12伏触发器),用于与第三方控制系统集成的RS-232串行端口,以及一根又粗又短的蓝牙天线。
每个接口都非常有质感,零部件的金属加工质量令人印象深刻,与很多售价高昂的极品音频设备质量相当,很难用价格来衡量。
话说回来,如此华丽的工艺和我们手头上的工作 —— 即将微小的电信号转换成较大的电信号有什么关系呢? 坦白来讲,没什么关系,但精细的做工能让你心情愉快!正如他们所说的,Edge A是纯粹的!
顺便说一下:剑桥音响规格中标明功放的最大功耗大约为1000W,与通常的7 x 120W A/V接收器功率大致相同。
幸运的是,我的设备架上有两个专门的独立15A放大电路,一个用于音频,一个用于视频,音频部分专门为Edge A服务。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设备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默默的感慨一下,年龄大了,收拾起来很费力!
听感
我把剑桥这台功放接上我那台老式但性能优良的、几乎全频的Veritas 2.2监听书架箱。然后播放了几天背景音乐和电视,来进行热机。
使用Edge A 功放的第二个星期,我开始认真聆听,用长USB线从桌面iMac连接到剑桥的USB输入端,把它当作DAC/功放使用。内容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的流媒体库和TIDAL的内容。(非同步的USB输入支持多达32-bit/384 kHz的数据,包括DSD 256,而光纤和同轴输入分别可处理多达24/96和24/192的数据。)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开始进入听感部分。简单来说,用Edge A来推之后,我的系统听起来很出色、很强大、很难以置信,完全没有之前逊色!
在我听来,最大的提升是,低频部分的延伸,剑桥功放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很难用文字去形容,重量、或推力,质感这个词可能最接近于我想表达的意思这个词最接近于表达我想要的东西——这一点也非常难得。
或许我们平常都是在重低音hi-def专辑中感受低频的下潜,但是通过这台机器,我们在普通的唱片中也能感受到汹涌的低频!
Sade版本的<Please Send Me Someone to Love>(Tidal Master stream播放)是一张寻常的、主流的jazz-pop合奏录音,用这台机器来聆听,低音吉他的声音非常突出(Fender Jazz, at a guess),带有丰富的、悠扬饱满的音效以及“puff”声,非常抓人。
与此同时,节奏吉他也展现出一种奇特的嘶鸣和咬合声。
Sade自身的乐器——她的声音丰富多彩,音调富有变化。音乐的画面感相当强,犹如定格在右上角的空间。
Kurt Weill的经典之作<Threepenny Opera suite>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自然立体声唱片之一,不论在任何时代。笔者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从第二代母带中撷取了高分辨率录音,具体情况不便透露,但这是我收藏的珍贵藏品之一。
倒数第二乐章,“Canon-Song”可能是其中最恢弘的,一个丰富的室内管弦乐队,各种打击类乐器包括铜锣、五弦琴、木琴,以及更多的乐器,在一个非常棒的共振空间录制的乐章(在一个著名的曼哈顿教堂)。
这张专辑相当出色,Edge A也始终保持着最高水准。呈现出了非常棒的音乐动态,丝毫没有牺牲瞬态响应和低频延伸,声音的深度、宽度和结像都相当出色。
使用我那低于平均灵敏度的Energy 扬声器,音量旋钮大概需要加到70%的音量,但问题不大:在聆听过程中,丝毫没有感受到紧涩、压缩或者不流畅的感觉。
这款功放可以用于很大的房间,我个人感觉剑桥的功率足以用于更大的房间!事实证明,Edge A可以做到更精准。
流媒体播放Gillian Welch非常出色的一张专辑——<Revival>,hi-res音频,聆听传统的“Acony Bell”等曲目,我们能感受到Welch声音的微妙变化,她质朴纯净的声音和David Rawlings的吉他(以及人声)交织在一起,闪闪发光,在空气中回荡!
工学设计
您可能会认为,对于一个单一控制的组件来说,人体工学方面可能没有太多可说的,总体来说,你的想法没毛病!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毕竟鸡蛋里挑骨头我们一贯的风格。表盘的输入选择旋钮会点亮表盘上的指针,这些指针与面板中的图标相匹配,以表示所选择的输入 - 这样确实很酷炫。
但是你必须记住,9点钟方向是数字输入2、1点钟方向是模拟输入数字1、以此类推。但记住了也没有什么用,因为你必须在6英寸之内才能注意到这些标签……略微无语。
音量旋钮自身明亮的指针指示旋转,效果更好一些。另外说一句,旋钮的控制非常完美精准!
许多功放和接收器都是经过精心配置的,当你旋转旋钮时,它们的音量会很快变大,这样的话,那些缺少经验的人就会想,“哇,这玩意儿一定很强大!” 但剑桥不一样,旋钮的精度和控制非常精准,感觉非常赞!
提供的遥控器造型非常精美,很有质感!上面的按键并不多。
围绕中央Mute按钮排列的六个按钮,包括音量的增减,以及音源选择等。
主键下方还有四个数字编号的按钮,这四个遥控键可以保存配置,可存储信号源和音量设置的简便组合,非常实用。
细想一下,能花费5000美元去购买立体声功放的人,可能已经拥有了同样质量的耳放。
但倘若没有的话,那么剑桥这款Edge A 值得你拥有。
我用我目前的三款耳机试了下——索尼工作室出品的标准耳机,以及NAD和HiFiMan的耳机一一效果都相当不错:这三款耳机的音质都相当不错,而且试听下来,也丝毫没有觉得有任何逊色的地方!
还有一个问题是:Edge A的蓝牙功能和我们预期的一样好,但由于我缺少蓝牙aptX源文件,无线质量方面并没有做更好的测试,但讲真,这和剑桥功放关系不大。
结论
剑桥公司的纪念款功放显然是针对特定类型的消费者 —— 即真正的发烧友。至少,其中一些人认为独立的功率放大器和前级放大器是音质更好。但是正如Edge A合并式功放所呈现的那样,他们的想法可能片面了,毕竟我已经亲耳见证过了。
规格
功率输出:8欧姆时每通道100瓦RMS(4欧姆时200W)
尺寸:(WxHxD,英寸):18.1 x 5.9 x 15.9
重量:(磅):53.7磅
音频输入:USB B型异步,光纤(2)和同轴数字;HDMI/ ARC; 立体声
RCA(2)和平衡(XLR)模拟
音频输出:立体声扬声器电平、立体声RCA和平衡(XLR)模拟,1/4-in耳机
其他:RS-232串行端口,12伏触发输入/输出
无线:蓝牙(aptX)
HRA最高可达32-bit/384 kHz和DSD 256(USB)
价格: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