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da C5 无界 Master投影,跳票多次,这次终于来了。先给大家来个省流版本说一下体验,它有过去我看过的三色激光没有的一些优势,甚至个别优势是可以扩大到整个投影。比如说它有着我用过的家用投影里面最强的亮度,然后开启光圈之后,虽然亮度会有明显的损失,但是又会获得最强一档的对比度,这是一个两头取舍的问题。
另外,它的预设色准在三色激光投影里也算是还不错,还有就是24帧播放电影的时候很多投影在很大的这种运动场景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拖影不柔顺,这个时候如果你开启插帧又会有很明显的像在看肥皂剧一样的没有电影感的一种感受。这台Vidda C5在运动场景的处理上又做得非常好,可能是我用的投影机里面最好的一档。但是缺点是因为加法做的太多,然后可能在很多地方就会出现一些妥协。至于20万以内的最佳投影,我觉得这种话就是相信的人会一直相信,不信的人会一直不信。
这次看到Vidda C5的安装数据非常好,有大范围的变焦和镜头位移,但是这类投影最方便的还是自动入幕,反而手动调整变焦和镜头位移,可能因为固件的关系,我觉得菜单和操作还是不是很通顺。不过有自动入幕就够了,这也是国产投影区别国外投影最大的地方,使用体验更方便,更面向普通用户。至于缺点,因为变焦范围实在太大,所以当你的摆放位置不在中间投距时还是会有点不锐利,尤其在画面的边缘会比较明显。
我们用Bridgee桥界HDMI测试仪测试了一下它的带宽,惊喜的发现Vidda C5可以通过4K 120Hz信号,这在国产竞品里属于罕见。
我经常和人说,投影机不是手电筒,所以它的绝对的亮度的意义并不是特别大。亮度最大的意义,就是投射大画面。但是对于这种投大尺寸幕布的朋友,尤其是这种用国产投影,很多朋友最大的诉求就是在短距离投射出非常大的画面,因为它投射比很友好。对这种用户来说,亮度的意义就很大了,你的亮度储备不够的话就打不了那么大的尺寸。如果是去到150寸、160寸甚至再往上,你还要用很平价的解决方案的话,那么投影机的亮度就是要考量的一个事情了。而我的画面尺寸只有130寸,1.0增益的幕布,所以它的亮度数据也算相当不错。
Vidda C5我开的是亮度相对比较低的filmmaker模式,光源是自定义,我开到了最大10,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的亮度达到了惊人的211.5尼特。要知道这是一个有一定色准的模式,那么在相对色准的模式下有如此的亮度是非常的难得。对比度是1762接近1800,也是标准的中等偏上的DLP的水平。那么我们把它打到一个色准比较差的明亮模式的话,那么亮度可以达到235尼特,非常厉害了。这个亮度水平是我用过的投影里面印象中应该是最高的,横向对比一下就是普通的液晶电视的水平,普通的液晶电视也就是300、400尼特差不多了。
那么有的人说,它宣传的对比度非常高,默认打开它的光圈,不打开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情形。光圈打开的话,现在的亮度是82尼特,对比度达到了惊人的6300、6000多的对比度,以我测试的数据来看,超过了索尼的绝大多数投影和爱普生的所有投影,比它高的只有JVC。这个光圈是可调的,如果你把光圈开到7,也就是说亮度最低,然后对比度最高时,它的亮度只有43.8尼特。但是这个时候对比度达到惊人的正无穷,就是因为它的黑位,我实在是测不出来了,有人说那是不是你的测试仪太屌丝了,是有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横向对比一下,就是即使我的测试仪很差,但是黑位测不出这个事也只有JVC在我这个环境下能做到。爱普生和索尼的高端,它的黑位我也基本上都是可以测出的,这就是一个区别。当然40多尼特的话确实是稍微有点暗,结合我的幕布尺寸,我肯定就是只是把它放到0就行了。

刚才说了它的亮度在不开光圈的时候非常大,那么开了光圈以后,它的对比度是非常强,那么就有人怀疑它有没有作弊,我用单像素白点对它进行了测试。有的投影机它会作弊,它的动态对比度机制没有关闭,测试全开全关对比度的时候,那张黑的图它就给你来个关灯,我用单像素白点测试了一下没有问题,人家黑位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对比度很真实。那么它的光圈开关有没有缺点呢,有的。它的光圈开和关这一下亮度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的测试数据是从211尼特降到了82尼特,大概60%的亮度就没有了,在我这个130寸的幕布,80多尼特是没问题的。如果你是去到更大的幕布的话,你可能就没有办法用到这种光圈,还是得把光圈关上,用它最大亮度去投,这个可能会通过一些固件的升级去得到改善。
和Vidda 的工作人员也沟通了一下,它为什么这么大呢,我也探究了一下。它在开启光圈的时候,我们看到它中间这个亮度设置,它的光源的亮度是被锁定的,就是说我怀疑是不是它配合着亮度功率的降低以及光圈的开启。因为我们知道光圈它有一个承受的能力,是不是配合着亮度降低,和光圈的开起来去达到了一个幅度的降亮度,然后大幅度的提对比度的这样一个情形,这是我的一个推测。从200多直接下降到了80多尼特,一开一关,中间的七档光圈,然后从80多再降低到40多,就是降低的度是有点激进了。不过我们看到这个光圈开启之后,虽然它有手动调节和类似于这剩下的两种自动调节的区别,但是按照我的理解还是尽量使用手动选择档位,不要使用自动的调节。因为自动调节它和动态对比度、动态激光输出这一块一起配合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我这么说的理由是动态激光和光圈两个的话,一个走的快,一个走的慢,所以一起配合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画面亮度的抖动。

接下来,测试sdr下的色彩情况。特别提一点,Vidda的默认的色温是暖色温,不要把它调整到标准色温,因为暖色是最准的。
我们看一下它的测试数据:

平均的伽马是2.7,稍微有点偏暗。德尔塔e从黑到白的这种灰色过渡,德尔塔e是5.8,这是还不错的一个数据,尤其是暗部处理比较到位,看到暗部的德尔塔110%的灰、20%的灰,德尔塔e非常的低。


然后我们再看它的色温,中部和亮部的色温非常准,基本在标准的6500K附近。暗部稍微的偏冷了一点,这个红绿蓝的加权。然后就是绿色相对来说准一点,蓝色稍微差一点,红色整体也是稍微有点偏低。


BT709色域的覆盖,平均的德尔塔e在5.44,Vidda做的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普遍的接触的三色激光投影,它的原生色域实在太大,所以它在缩回窄色域的时候,缩回BT709色域的时候会有点偏尤其是绿色。


那么BT2020色域覆盖,平均的德尔塔e在5.5。我们如果再给它测试不那么饱和的颜色,就是比如说50%饱和的红色绿色,25%饱和的红色绿色,那这个时候发现它低饱和的色彩是不太准的,这是三色激光的一个通病。不过整体来说,这个已经算是在三色激光里面比较不错的一个数据了。
那么我看了一下它的动态对比度,我都开到中, 动态对比度配合到它的HDR的动态映射的算法,整体上来说还算是比较均衡的。因为我的感觉是在暗场景下它也有点稍微稍微有点偏亮,在一些比较暗一点的地方也会偏亮一点。

我看过很多投影机都有一个问题,它在播放24帧电影尤其是这种动态画面,比如飙车或者大幅度的晃动的这种镜头的场景的时候,它都会有这种抖动的情况。但是在这台投影机上我就觉得意外的好,我甚至可以说非常的不错,我没有看到很明显的这种画面抖动感,我甚至觉得真的很意外,这一点上绝对算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看到飙车这种动态画面它处理的比较好,所以我一般是不太开启插帧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插帧也做的不错,但是整体来说是属于插的口味比较重的,就是插帧效果比较明显的那种风格。插帧一般我是建议足球赛来用,我拿足球赛也看了一下,也看不出纰漏。不过多数24帧电影情形下,我还是建议关闭,因为这个投影播放24帧电影效果确实还不错。
另外,它三种HDR制式可以通吃,这现在好像是国产投影的一个标配,这个就不多赘述了。以前我的理解一直是杜比视界、HDR10+是杜比和三星阵营的一个竞争,但是国产是两边下注很有意思。日本投影它基本上就是都支持HDR10+,暂时没有去做杜比视界,但是我估计可能台系他们应该也都会跟进,日系我就不知道,他们比较保守。
总结:
从投射比和变焦范围来看,它的定位是所有场景都适配,而且多种HDR制式都通吃。由于我是木眼,所以彩虹和散斑我都没看到。细节之处是遥控器带感应背光,而且菜单也是暗色,这些细节标示着国产投影对标专业影院的决心,但是过程应该还需努力。另外也偶有一些小bug,比如外接蓝光片源时候,按几次返回键,就会回到流媒体菜单,但相信这些小问题不难优化。

优势:
全能、通吃
开启光圈,可获得超一流对比度。不开光圈有第一档的亮度。
在三色激光投影中,有不错的预设色准
24帧电影播放无明显画面抖动
噪音相对较小
缺点:
光圈开关,亮度变化过大,不够平滑(后期固件可能改善)
安装过程还是以自动入幕为主,手动操作流程有所欠缺
变焦范围过大,画面边缘可能欠缺锐利度
低饱和处,色准一般
推荐设置:
Fm模式
动态对比度、智能对比度:中
运动画面补偿:关
光圈:自动 0档(130寸左右幕布,150寸以上不建议开启)
Hdr亮度映射:动态
色温:暖色
色彩空间:自动
此外默认的标准gamma偏暗,结合自身偏好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