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我真的希望我能回去重新混音我在得到 M2 之前所做的一切。 我唯一的抱怨是它们设置起来很笨拙。 由于没有内部分频器,并且 JBL 专有的 DSP 带通和时间延迟仅在某些 JBL、BSS 或 Crown 产品中实现,因此大多数人都受限于放大器/分频器/扬声器套件。 它本质上是一个自供电显示器,但不方便。 大多数产品都配有每个扬声器单个 Crown i-Tech HD 5000 放大器,就像艾琳的评论中那样。 我使用 Crown DCI 放大器(与 i-Tech HD 相同的放大器电路,但没有 DSP)和 JBL Intonato 24 监听控制器。 Intonato 24 包括 M2 以及 708i 和 705i 扬声器的预设以及一些 JBL sub(我有一个用于 LFE 的 JBL SUB18)。 但 Intonato 24 可以与任何扬声器(最多 24 个)配合使用,以 12 频段真正透明的 EQ 和自动时间校正的方式提供自动“房间校正”,以减轻由于与听众距离不同而在不同时间到达的声音。 我使用 JBL708p 作为混音 5.1 的环绕声,使用 JBL 308p 作为混音 7.1 的后环绕声。 当工作证明这样做是合理的,或者我太好奇并且迫不及待地想玩 Atmos 时,我会在天花板上添加几对 305p。
回到M2。 他们的动态余量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每个扬声器都有 2400 瓦的功率,音乐就从他们的耳边掉下来了。 我从来没有听过如此轻松的扬声器声音。 即使在疯狂的电影爆炸级别,失真似乎也不存在,而且我从来没有能够大声地听它们或我的混音室的声音压缩。 方向性也不同于我听过的任何东西。 站在左声道前面 2 英尺处,您可以准确地听到右声道正在做什么,并且幻像中心图像非常强烈,以至于我经常需要检查是否没有向中心声道发送任何内容。
他们算不上特别漂亮的扬声器。但至少它们是很棒的工具,而且看起来也很像。 无论如何,我宁愿把钱花在反映在技术设计和组件上的扬声器上,而不是花哨的饰面。 我很惊讶他们没有在广大工作室中出现。 谷歌搜索有关它们的信息几乎完全来自销售推荐或发烧友和家庭影院导向的网站。 我确实知道乔治•马森伯格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主工作室安装了它们,似乎有相当多的音频后期制作工作室在它们上混合电影和电视,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音乐人仍然使用Adams 、 ATC 和Barefoot,甚至不看 M2。 如果这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我会更惊讶。
说明:圣谛自2023年国代JBL M2产品后,通过努力,已经和MC2联合打造了一款专为JBL M2 定制的功放产品。解决了Crown功放风扇声大,以及声音不够细腻的问题。后期将通过展会,与发烧友见面,欢迎留意圣谛微信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