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你的最后一台CD播放机 B.M.C 奔玛仕BDCD2 CD转盘


细数所有Hi-End 级别的CD唱机,几乎没有人以“模拟味”做为号召。大家强调的无非是更高的分析力、更大的动态范围以、更好的信号杂音比,以及更像真的音质音色,否则我们还需要24Bit 甚至32Bit 的解码器做甚么? 反过来说,被发烧友公认具有浓郁模拟味道的CD 唱机,似乎越古老越吃香,早期的飞利浦、马兰士、ReVox, 专业领域的Studer、EMT等等。发烧友不嫌弃它们只有16Bit,凡带有飞利浦TDA1541 解码蕊片的机器,超过二十年了仍可卖个好价钱。平心而论,那些所谓的“模拟味”,通常听起来信息量不足、中频比较突出、高低二端延伸不太重视,信噪比也不够理想,甚至有点黏稠得化不开的感觉。


在新产品中,一方面具有舒适耐听的“模拟味”,一方面又能兼顾新时代音响美学需求的,大概只有Linn 与日本CEC。Linn 早就停产了,在CD 机都快死得差不多的情况下,CEC 还在固执的推出纯转盘,不管合理不合理,这种专注(固执)的专业(傻帽)精神还是很让人感到钦佩的。其实人不就是这样吗?又有哪个“疯子”(天才)会去顺应潮流跟随大众呢?而上天一直藏匿的珍宝却总会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坚持之后被发现。CEC的CD转盘采用主轴驱动系统皮带传动驱动,通过PLL 相位环锁线路加上高精度转轴及加重唱片镇所产生的飞轮效应,让转速变化控制精度更高。特殊的皮带传动系统能阻止CD 在高速运转中的所有的外部振动干扰,提高光头读取信号精度,使光盘的旋转具有极其平滑、稳定的旋转惯性。简单的说,皮带质量很好,寿命长,不用担心。然后,皮带驱动可以提高光头读取精度,降噪等好处多多;加上使用了PLL 相位环锁线路,保证了数字输出的质量。


1.jpg


可惜CEC在1995年推出的旗舰CD转盘TL-0 没有来得及收藏一部, 后来的TL-1、TL-2 也都失之交臂。目前CEC 还有新款的TL0X转盘出售,双马达三角避震,电源分体设计,重量达20 公斤,我认为这可能是在产的CD 转盘中最具有“模拟味”的产品,但一看价钱差点晕倒。有没有效果能媲美,甚至超越CEC,而价钱却是我等老百姓可以负担的产品? 苦苦搜寻之后,德国B.M.C 奔玛仕映入眼帘,本文这部BDCD2 就是他们的旗舰CD 转盘。2010 年在慕尼黑音响展一鸣惊人登台的B.M.C,创办人是1975 年就以Restek 力无敌品牌红遍江湖的Bernd Hugo。我记得Restek 有部CD 唱机,使用飞利浦CDM-9 机蕊,用四条橡皮筋悬挂起来构成浮动式避震,又是遗憾现在找不到了。而B.M.C 奔玛仕的实际负责人CarlosCandeias 也是业界老手,二十多年前就在柏林创立了Candeias 音响,为日本公司做音响设计项目,2001 年转型为OEM 与ODM 的电子生产公司,主要客户就是日本CEC。


2.jpg


哈哈,没想到居然找到了CEC的真正幕后设计者。Carlos Candeias是天才型人物,八岁就做了第一对音箱( 到现在还仍可正常工作),小时候在教会的唱诗班领唱,后来多次参与柏林爱乐的演出,其中还有两次还是卡拉扬指挥的。本来他立下志愿弃声乐就指挥,后来由于家庭的反对,才未走上表演一途,另外选择了可以享受美好音乐的音响电子领域。Carlos说他13岁就开始打工,为的就是存钱买音响,冷战时期东西德尚未统一,西柏林的物资并不丰富,想买音响都要透过美军物资供应处。如此自然买不到什么高档的Hi-End 产品,每每把音响买回来听得不满意,Carlos 就自己改机,累积了不少玩音响的经验,对音乐的热爱与音响的热情最后引领他走上音响创业之路。


3.jpg


Carlos 帮CEC设计的CD转盘包括TL-1 与TL-2,以及相当畅销的TL-5100。CEC 这一系列产品最著名的地方是使用“皮带驱动”,有别于一般CD 机蕊的直接驱动。大家知道皮带驱动是模拟黑胶唱盘的设计主流,但是进入CD 时代则全部换成直驱马达,原因是LP 转速恒定,利用皮带驱动可以降低马达震动的负面影响,但CD 的转速随时在变化,马达直接驱动更方便精确控制转速的变动。但马达直接驱动的震动问题却很难解决,设计工程师想到采用小电流、低扭力的马达,通过皮带带动转盘转动。马达和转盘位于不同的基座,马达远离转盘,远离CD 激光头,可将电磁干扰对读取信号所造成的影响减至最小;用细而柔韧的皮带对马达和转盘进行机械连接,具有弹性的皮带进一步吸收和阻隔马达传过来的震动。至于转速控制,利用独创的PLL 伺服系统已经可以精确控制变动的转速,同时拥有皮带驱动降低震动影响的好处,因此的确可称为最有“模拟味”的CD 唱机。


4.jpg

上方置片乍看之下与飞利浦的机蕊并无太大差异


B.M.C 奔玛仕选择在德国设立公司,为的是技术本位,但他们想制作的产品是“连自己都愿意掏钱出来购买的音响”, 所以B.M.C 和其他顶尖欧美音响比较起来,无论外观、工艺、设计或声音绝对不输,但价格却相对非常亲民合理。总裁Carlos 说:“B.M.C 的产品策略很单纯,也很直接,我们的产品绝对Hi-End,但价格却非常合理,没有莫名其妙的高价,而技术本位的内容绝对让人看过、听过,马上燃起想换机的欲望。B.M.C. 的原意是Binaryto Music Converter( 音乐转换器),Carlos 说他们整体设计追求绝对的均衡(balance),这种均衡不仅讲究线路,还包括声音的价值均衡。举例说明,他们订制的电容,规格上要求其充电与放电速度要一样快,连组件都要追求均衡。此外B.M.C 的产品外观设计拥有相同且一贯的元素,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同一家公司推出的产品,正面大尺寸的表头、居中大尺寸的旋钮与银/ 黑双色系机箱,这些都是B.M.C 的产品特征。


5.jpg


比起帮别人OEM/ODM 的产品,Carlos 在B.M.C 奔玛仕上灌注更多自己的创意,譬如利用多组同轴电缆的Super-Link数位传输技术、皮带驱动CD 转盘、增益控制、电流注入(简称CI)……等等。这些技术理论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譬如CI 技术是透过低阻抗的讯号输入设计,让讯号来源的电流到功放线路都能保有原来的电流值,直到需要转成喇叭所需的电压值。另外LEF 无负载效应输出级则是不让对声音影响最大的单端甲类晶体管做其他事情,只要专心做好提供完美的讯号重生工作就好。不同于一般设计,LEF 把音箱对电流的需求以及电压的需求分开处理,即使在高功率输出也能维持单端工作,并避免相位失真问题,声音表现甚至优于一般甲类设计。由于完全不需要传统的负反馈线路,B.M.C 奔玛仕功放能拥有超线性的工作输出。


6.jpg

厚重的磨砂压克力CD 镇,让操作时有着黑胶唱片似的仪式感


而B.M.C 奔玛仕的创意在国际上开始发光发热,象是很特别的MCCI 唱放,使用全平衡、无负反馈加上CI、LEF 之被动式前级线路,具有传统RIAA 或是Neumann 修正的RIAA 均衡调整,3 组输出增益可调并有低频滤波选择。美国发烧天书《Stereophile》就非常赞赏MCCI 的表现,认为它是不计价位最好的MC唱放前级之一。新款的Pure DAC解码器则集合全平衡前级、全平衡耳放、异步USB DAC(PCM 格式最高可支持至32bit/384KHz 的取样率,DSD 则可支持至2.8224MHz 与5.6448MHz) 于一身。Pure DAC 采用独家第二代DIGM 离散式智慧增益技术,精准控制音量对应到功放输出电压,避免输入时所产生的讯号衰减或是过度放大的状况,以确保音乐讯号的完整性。再加上自家研发的LEF无负载效应电路,将电流与电压分开来处理,以降低放大过程产生的失真状况,使之重现出的音质更为纯净自然。这么强大的功能与丰富创意,如果再把Pure DAC 精细加工的金属机箱与德系品牌纳入考虑,它的报价绝对会让国产品感到威胁。


7.jpg

插下顶盖后发现,BDCD2 使用与日本CEC 相同的皮带传动系统


B.M.C 奔玛仕最新的产品叫PureMedia, 机体的尺寸和外型与Pure DAC 几乎一模一样。一部PureMedia 就囊括现代人所有影音娱乐需求,可使用电视、平板、手机迅速观看高画质电影,透过连结两声道系统聆听HI-END 级音乐,以网络串流收听在线音乐、网络电台、使用各种网络影音平台如TIDAL、Youtube 等等,与亲友一同浏览家庭照片。拥有友善的使用者界面,便捷的管理系统,同时具备优异的影音质量, 您会惊叹,PureMedia 能做得那么多、那么好,从未有一步器材能够提供这样的影音享受。最吸引我的是PureMedia 内建一个2TB 的硬盘,最高可升级至32TB,可以存放音乐、电影、照片。大多数的影音档案都会直接透过网络传输至PureMedia,自己收藏的CD 也可以RIP 存进其中, 由于PureMedia 在RIP 的时候对data-sector 最多读取十次,并至少验证每首歌曲的数据资料两次,最多五次,多寡取决于使用的转盘和CD 光盘本身的状况,目的是让档案资料100% 完整正确。平常用CD 机播放并无法保证读取100% 完整,而PureMedia 播放时大容量闪存会先撷取整首歌曲的完整资料,所以音乐档案保证是100% 正确的,远胜任何一部CD机。


8.jpg

B.M.C 奔玛仕独创的Superlink界面,利用四条同轴线分别传递时钟与声音信号


不过发烧友看着满墙的唱片,想到全部RIP 要耗时费力,心都凉了一大半, 还是找部CD 机好了。目前B.M.C 奔玛仕最新的CD 机是BDCD2, 与之前的BDCD1.1 在外观、结构、操作上并无明显差异。同样的型号可选择纯转盘或内建解码的CD 机,CD 机多了一块线路板,使用二片32-Bit / 758kHz 的TI/Burr-Brown PCM1792 蕊片,全平衡无负反馈设计,搭载B.M.C 奔玛仕核心的CI、LEF 等技术。如果不想折腾,我建议选择一体机,它可以成为你的最后一台CD 播放机! 我试听的是纯转盘,原厂建议搭配Pure DAC MKII、DAC1、Pure Media MKII 等几部解码器,或者是旗舰Ultra DAC 解码器,一家公司能推出这么多解码器,表示他们在数字技术方面一定有过人之处。


9.jpg

德国水平的高精度加工


B.M.C 奔玛仕BDCD2 CD转盘当然采用招牌的皮带驱动技术,皮带驱动可以吸收马达运转所产生的振动,运转时更为安静跟平顺。原厂介绍说,皮带驱动方式选曲时可能速度上会慢一些,但是您要选择更好的声音,还是要选曲能快一点? 一般人都会选前者吧,在实际操作时,磨砂压克力制作的上盖兼CD镇, 足以让人产生如同黑胶唱盘般的仪式感,我对BDCD2 选曲的速度毫无抱怨。这部转盘最奇特的地方是所谓的Superlink 接口,利用四条75 欧姆的BNC 同轴线连接到解码器,这四条线分别负责左、右时钟、位时钟、主时钟及数位音乐资料的传输。不像一般使用的SPDIF 界面将所有的传输都集中在同一条线中,到达DAC 后再进行分离,Superlink 从转盘就已经将这些讯号单独传送给解码器,主时钟在解码器端,会透过一条LINK 回传时基讯号给CD 转盘。BDCD2 当然也有常规的AES、RCA 同轴、BNC同轴、Toslink 光纤输出接口,若使用Superlink 就能享受到最好的表现。


10.jpg

机箱左边是交换式电源,中间是数字输出线路,结构非常简单


B.M.C 只有DAC1 解码器带有Superlink 界面, 旗舰Ultra DAC反而没有。DAC 1 大概是我见过最复杂的解码器之一,除了Superlink,还有包括USB 在内的五组数字输入,并有二组RCA+ 一组平衡的模拟输入,换句话说,连卡式磁带、收音机、黑胶唱片等模拟信号都可以输入DAC1 进行数字转换。进入DAC1 的菜单有更多惊喜等着你。例如有Flat 及Pulse 两种数位滤波模式,设计师Carlos 本人偏好Pulse,拥有较好的动态。OVS 代表oversampling超取样,OVS-L 模式( 32fs) 动态较大,OVS-H( 128fs) 则较为平顺与安静。又如UPS 与Direct,Direct 是用在时基误差低的器材时,如自家的Superlink 界面,UPS 则是会重新以96kHz 进行时钟重整,适合讯源不是很好时使用,如一般的DVD机。还有一个0dB 或是6dB 输出的设定,一般来说0dB 对应的就是RCA/2V、XLR/4V 输出, 若遇到后级敏感度较低时,可调整到6dB 的输出。DAC 1 在解码的部份采用了两片24Bit/192kHz 的Burr-BrownPCM1792 芯片,以全平衡式放大,并自带62 阶的数字音控可直接驱动后级功放,当与同厂的后级连接时还可接上专属的B.M.C.LINK,以专利的DIGM 技术,透过精准的输出电压控制让系统的增益很正确的调整到所需的值,这样可以避免讯号做了多余不必要的放大而增加了失真。


11.jpg

电源有多组稳压分别对不同线路供电


这次试听没有机会借到DAC1,所以不清楚Superlink 界面究竟有多神奇,如果你有录音室用的专业解码器不妨试试看。从图片中看到由超大环型变压器与31 只滤波电容组成的供电系统,显然是DAC1 好声的有力保证。BDCD2 转盘的电源也不含糊,虽然采用交换式电源,但显示屏、马达、模拟及数字的供电都是分开的,金晃晃数量众多的滤波电容很是壮观。我把B.M.C 奔玛仕BDCD2CD 转盘连接瑞士darTZeel LHC-208解码/ 合并功放,音箱也是瑞士之声Stenheim, 参考使用Linn Unidisk1.1 播放机的BNC 同轴输出。


12.jpg

所有电容都是B.M.C 奔玛仕订制的


整体而言,B.M.C 奔玛仕BDCD2 CD 转盘表现出流畅自然,朴素又耐听的特质,一如黑胶唱片般,听到以后就会习惯并喜欢上它。它音场夸张吗? No! 它勇猛力有吗? No!音色厚重饱胀? No! 音质千娇百媚?No!B.M.C 的优点不在那些讨好一时的音响特性上,它不是大力士,不是战场杀手。BDCD2 CD 转盘长处在于声音精细而聚焦良好,音色端正而透明,表情朴素却很极其自然,动态起伏流畅生动,速度中庸而舒缓柔美,它虽然来自德国,听感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东方美人。印象中,BDCD2 CD 转盘比起日本CEC 的产品更大气开阔,同样精致但刻画更深,人声更宽大温暖,这个东方美女健康而不做作。


13.jpg

居中大尺寸的旋钮与银/ 黑双色系机箱,这些都是B.M.C 的产品特征


皮带驱动的BDCD2 CD 转盘拥有宽松深邃的音场表现,管弦乐的弦乐群听起来有一整片的气势,中间穿插管乐器的声音温润醇厚,低音大提琴下盘扎实沉稳。钢琴颗粒圆润又不失轻快的流畅感,小提琴的形体凝聚而位置稍后,加上背景干净漆黑,乐器定位清楚鲜活分明,构成了很有层次感的音场效果,乐团齐奏时气势庞大,场面稳定不紊乱。值得称赞的是BDCD2 所建构的舞台各个声部的位置和结像,弦乐组的群感都非常细密而聚焦良好,乐队演奏的透明度也非常出色,毫无含混或朦胧的地方。它没有美式产品宏大却粗犷的情形,在BDCD2 CD 转盘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中庸端庄,力度控制得当,表情淡雅又耐人寻味的。


在CD末世纪,收藏一部足以传家的CD 唱机或转盘是包括我在内的发烧友们共同愿望,我会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B.M.C 奔玛仕身上,因为它的耐听好听吸引人,也因为它的价钱确实让人心动。


14.jpg


●类型:皮带驱动

●输出阻抗:50 Ohm

●输出端口:一组Super Link,一组AES,一组同轴,一组光纤

●外观尺寸(WHD):435×78×320mm

●重量:9kg